什么是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主体及其各自的职能

电子 浏览

与乡村基层干部聊天——村社内置金融,是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分田单干以来,我国绝大多数农村主要依靠外出打工收入和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维持小农家庭经营和乡村治理,否则,乡村将陷入小农破产和治理系统瘫痪的困境,如果长期依靠外部资源输入维系小农家庭经营和乡村治理,农民市民化是难以实现的,改革开放40多年了,户籍农民人数不减反增就是证明。

如何增强农村内生性的发展动力呢?时下存在两种主要的但截然不同的思路。01集体土地私有化外置金融思路这是主流的思路:集体土地准私有化、农村金融外置于村社组织——鼓励城市金融资本下乡,大力发展私人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金融主体去农民化,金融收益从农村流出——本文称外置金融,既可以促进土地等产权金融资产化,解决农业发展差钱的难题,又可以解决村民退出村社难的难题。

1、农村金融体系【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历史演进与发展】

建国以来,尤其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金融发展主要分恢复阶段、扩展阶段、逐步完善阶段和新世纪的深化改革阶段。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已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其他农村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沿革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得到初步发展,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求也不断增大,民间资金互通有无的状况已不能满足现实的农业发展需要,于是,***在许多地方再度出现。

2、什么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非银行机构。银行机构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非银行机构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业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1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服务业有关的金融中介机构,为金融体系的一部分。2金融服务业与此相应,金融中介机构也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

3、农村金融是什么

农村金融[1]“[24]就是农村的货币资金融通”(巩泽昌,1984:P420;张琳,1984:P110)、“是一切与农村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丁文详等,1988:P47)、“是货币、信用、金融与农村经济组成的‘融合体’”(舒子塘,1989:P10)、“是农村货币资金运动中的信用关系”(王世英,1992:P1)、“是以信用手段筹集、分配和管理农村货币资金的活动”(李树生,1999:P29)、“是指农村货币资金的融通”(王绍仪,2002:P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