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设计时都有哪些安全间距需要注意?在电路板设计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安全间距,比如线与线,焊盘与线。又比如爬电安全间距等等,安全间距有电气与非电气两种:先说说电气方面的1,线与线,线与过孔,线与焊盘,现在的工艺一般4mil,大部分厂家都可以做了,2,过孔的大小,机械孔最小0.2mm,激光孔是0.1mm,3,线,铜皮与板边,至少0.3mm。
4,高,低电压爬电距离,220V交流高压与DC低压之间的爬电距离在5mm以上就可以了,8mm最好。非电气的安全间距:1,丝印是有大小的,不能太小。太小的话,板厂做出来会很模糊。单个字符长高最小是28x40,线精4mil2,丝印不能上焊盘。丝印上焊盘容易使焊盘焊接不良。丝印最好离焊盘5mil以上。不过板厂工程师处理时会自动把上焊盘的丝印给删除。
1、smt焊盘间距多大不连焊这个没有明确的值。回流焊接后短路连锡不光与PCBA焊盘设计有关,还与所使用的锡膏质量有很大关系。制程中的各种细节问题我就不提了,因为原因众多,多数是可以人为控制和避免的。如你所问,焊盘间距一般大于0.3mm的QFP元件或是FPC排插,在实际生产中应该没有多大问题。也就是说,焊盘间距只要大于0.3mm就已经排除了PCB设计的问题。
锡膏就是除了焊盘间距外的第一大嫌疑对象,有铅的锡膏活性大于无铅的,如果锡膏印刷很正,也没有拉尖现象,炉后却大量出现连锡,在排除了炉温的可能后就是换不同的锡膏试试。一般无铅的延展性低,不容易产生连锡现象。PS:一般物料的引脚间距都是固定的,有统一的标准,所以焊盘间距不是随便改变的。如果出现连锡现象,不妨按照以下步骤排除:1.换另一种品牌的锡膏,延展性较低的。
2、PCB安全间距如何设计?PCBA设计中有许多领域需要考虑安全间距。这里简单地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电气相关的安全间距,另一类是非电气相关的安全间距。1.导线间距就主流PCB制造商的加工能力而言,导体之间的距离至少为4mil。最小线距,也叫线到线、线到焊盘的距离。从产量的角度来看,可能的话越大越好,10mil就越常见。2.焊接板的孔径和宽度从主流PCB厂商的加工能力来看,机械钻孔焊接板的直径不小于0.2mm,激光钻孔焊接板的直径不小于4mil。
3.垫和垫之间的间距就主流PCB厂商的加工能力而言,焊盘间距不应小于0.2mm。4.铜皮与金属板边缘之间的距离如果是大面积镀铜,通常离印版边缘有一个凹痕距离,一般设为20mil,在PCB设计和制造行业,一般来说,考虑的完成的电路板的机械方面,避免卷曲的可能性或电气短路造成的裸露的铜皮肤的边缘板上,工程师往往减少铜板覆盖大面积20毫升相对于板的边缘,而不是总覆盖铜皮肤的边缘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