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介绍-变频器。今天介绍变频器,变频器是一种集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化调速装置,作为电机调速、节能、精准控制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变频器可以将交流电源转换为可控的直流电源,再将直流电源通过逆变器转换为可控的交流电源,从而实现电机既可以实现高效、精确的转速控制又可以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和控制精度。

其中矢量控制的做法是将交流电动机在三相坐标系下的定子电流经过三相-二相变换和转子磁场、定向旋转变换,实现了对交流电动机的精准控制。但存在着复杂计算、系统稳定性差等问题。而直接转矩控制的做法则在定子坐标系下分析交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直接控制电机的磁链和转矩简化了控制流程,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矩阵式交一交控制方式则是实现了正向和反向的四象限运行,并具有快速的转矩响应、高速度精度、高转矩精度和较高的起动转矩。

四种方法:第一,变频器的控制面板及其电位器(如果有的话);第二,控制端子接电位器来调速;第三,通过PID来进行自动调速;第四,通过通讯来调速,如RS485等。变频器有三种操作方式:第一,面板启动,就是所有的参数和功能都是通过面板操作完成;第二,端子启动,就是你所说的加装电位器或者是外部的电流、电压信号作启动;外部的继电器吸合或者刀开关、按钮闭合后启动;

如果负载不是很大的话,频率高低都会启动,如果负载比较重那么建议选择一种比较好的启动方式(参数里可以选择)增加启动转矩,并适当加长加减速时间;直接给定50HZ,不会产生冲击电流,变频器会有自己的启动曲线的并根据所设定的加速时间来上升到50HZ,并不是一下子就冲到50的。

变频技术是应交流电机无级调速的需要而诞生的。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开始,电力电子器件从SCR(晶闸管)、GTO(门极可关断晶闸管)、BJT(双极型功率晶体管)、MOSFET(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SIT(静电感应晶体管)、SITH(静电感应晶闸管)、MGT(MOS控制晶体管)、MCT(MOS控制品闸管)发展到今天的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HVIGBT(耐高压绝缘栅双极型晶闸管),器件的更新促使电力变换技术的不断发展。
20世纪80年代,作为变频技术核心的PWM模式优化问题吸引着人们的浓厚兴趣,并得出诸多优化模式,其中以鞍形波PWM模式效果最佳。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美、日、德、英等发达国家的VVVF变频器已投入市场并广泛应用,VVVF变频器的控制相对简单,机械特性硬度也较好,能够满足一般传动的平滑调速要求,已在产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