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团队在分析各大公募ETF和场外基金四季度报上,发现了个有趣的现象,也搞清楚了很多基金名称后挂的联接两个字是什么意思了。像广发中证基建工程ETF联接A(005223)主要就是对标了广发基金自家的广发中证基建工程ETF,基金持仓中90%以上资产是买了自家的ETF,这也算肥水不落外人田,场外基金团队选择躺平,钱也还是让自己人赚了。

如果从金融产品策略主题性角度看,这种抄作业式的产品是没有任何含义的。这么做,相当于是把场内的ETF产品换个马甲,通过网银等渠道推销了给了场外的基金用户。这么做对投资者而言,相当于是用场外产品的渠道做了场内产品的投资,从结果收益上来讲没什么好坏,对于大部分普通投资者而言,要的只是结果,谁会关注过程呢?从广发基建产品风格可以看出,很多金融产品的核可能差别不大,关键是看用什么壳装。

场内ETF和场外ETF是两种不同的ETF产品,主要有以下区别:1.份额发行方式不同场内ETF的份额是通过证券交易所进行发行和交易的,可以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平台进行买卖。而场外ETF的份额则是通过基金公司或代销机构进行发行和销售的,需要通过基金公司或代销机构的渠道购买。2.交易时间不同场内ETF可以在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时间内进行买卖,一般为工作日的交易时间。

3.交易价格不同场内ETF的交易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随时变动,交易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基金的净值。而场外ETF的交易价格则是根据基金的净值进行计算的,交易价格一般不会高于或低于基金的净值。4.费用不同场内ETF和场外ETF的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场内ETF的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可能相对较低,但在交易时需要支付交易佣金。

我国目前有的场外金融产品有国债、金融债、地方政府债、企业债、短期融资券,每一样金融产品的风险都不同。金融债,国债,企业债,地方政府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私募债,衍生品,仓单业务等等。有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私募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地方政府债、ABS、衍生品等等。根据交易场所的不同,金融衍生品可分为场外衍生品和场外衍生品。
这种交易模式具有交易流程更加规范、交易技术更加成熟先进、交易品种更加固定、交易清算集中、监管严格等特点,因此普遍认为其法律风险较低。期货交易和一些标准化的期权合约交易都属于场内交易,场外交易又称柜台交易,是指交易双方私下直接谈判成为交易对手的方式。虽然场外交易形式多样,可以根据每个客户的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产品,但缺乏中央交易对手一对一的交易模式,导致其交易技术标准低、保守,清算缺乏保障,信用风险高。